初级经济师
收起

《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章考点:货币与货币流通

2019年03月20日 栏目首页

[NT:PAGE=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

初级金融经济师考试考点: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

货币起源于商品,作为商品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形态也在商品经济的矛盾运动巾不断发展演变:纵观货币的发展历史,货币形态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可以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一、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是指有实物支持的货币,具有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它在执行货币职能时是货币,不执行货币职能时是商品,它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故又称足值货币。商品货币主要有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形态。

实物货币是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初形态。从形式上来看,实物货币是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牛产的某种物品,并且是具有普遍接受性、能体现货币价值的实物。在人类历史上,牲畜、粮食、布匹、贝壳、珠玉等都曾经充当过实物货币。但实物货币本身存在着难以消除的缺陷,它们或体积笨重,不便携带;或质地不匀,难以分割;或容易腐烂,不易储存;或体积不一,难以比较等。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就逐渐由内在价值稳定、质地均匀、便于携带的金属货币替代了。

金属货币是典型的足值货币,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逐渐取代了实物货巫。一金银作为贵金属具有普遍可接受性、价值稳定性、价高量小、耐久性、均质性和可分性等特征,其天然属性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且贵金属在当时还不是生产过程必需的原材料,用做货币材料不影响经济发展。这些特性使贵金属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在世界大部分范围内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货币形态阶段。最初,人们将金银等金属加工成为金属块充当媒介并投入流通。后来,国家以政治强权铸造和推行贵金属货币,产生了具有一定质量和成色及形态的金属货币,称为金属铸币。同时还配合各类贱金属铸造的辅币流通,、金属铸币作为本币一般在生产围困内流通,因其本身具有价值,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功能。

商品货币作为足值货币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本身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它往往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流通。这种实物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与充当货币的价值是相等的。②在与其他商品交换时,是以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一切商品交换,是一种内在价值的等量交换,即以其内在价值量的大小来决定交换的比例。

二、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融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加入到流通领域巾。代用货币虽然在市场上流通,但作为交易媒介,其背后有充足的贵金属准备,代用货币持有者有权随时到政府或银行将其兑换为金银货币。因此,代用货币本身的价值虽然低于其面值,但是公众持有代用货币等于具有实质货币的要求权。

代用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北宋年问。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地区商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原来使用的铁钱体重、值小,携带十分不便,于是用树皮纸做成货币,即“交子”。“交子”意指交换凭据,它不但是我国最早的南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后米我国的纸币制度传人波斯、印度、日本等国家,纸币对铸币的取代是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一次标志性变革。

与金属货币相比,代用货币不仅具有成本低廉、更易于携带和运输、便于节省稀有金属等优点,而且还能克服金属货币在流通巾所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早期的代用货币实际上是代表一定金银数量的票据。随着代用货币的广泛使用,一部分货币在流通领域巾沉淀下来,足值的金属准备开始变为部分准备方式,一些银行尝试超过其金属准备发行的代用货币,可仍满足不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最后演变为与贵金属脱钩,与贵金属脱钩后的代用货币就演化为信用货币

三、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一)信用货币的产生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崩溃的直接后果。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各主要经济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于是产生了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货币形态演进的必然结果。信用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远低于其作为货币的价值。信用货币通过信用渠道发行,是一种信崩凭证,完全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流通。

在现代中央银行体系下,银行信用创造的现金货币、存款货币被广泛地作为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这种在经济活动中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被各国政府法定为本国的通货,这就是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已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其发行主体是银行,发行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并强制进行流通。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需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二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两者缺一不可。据经验所得,只要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机构能将货币发行量控制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就会使公众对纸币保持信心。各国政府或货币当局通常不受黄金外汇储备的束缚,根据政策需要决定纸币的发行量,同时信用货币也不能兑换黄金。

(二)信用货币的形态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

(1)期票。指的是到规定日期才能领取商品或货币的票据。由债务人签发的,载有一定金额,承诺在约定的期限由自己无条件地将所载金额支付给债权人的票据。债务人为出票人,债权人或持票人为受款人。期票一经发出,出票人就负有绝对付款的义务,如到期不予支付,受款人有权诉诸法庭。

(2)银行券。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并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银行券,也是一种信用货币。持有者可以用它来代替金属货币的使用。它没有固定的支付日期,可随时兑换黄金;它的票面金额是固定的整数,便于流通;它以黄金和票据作担保,信用基础比较稳同,可以在银行信用所及的广大范围内流通。

(3)支票。随着资本主义银行业务的发展,支票在流通中发挥了通货的作用,成为代替货币支付债款和在存款人之间进行转账结算的主要形式。利用支票作为支付手段,可以减少货币流通量,节约流通费用。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可以看作汇票的特例=支票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出其在付款人处的存款金额。

(4)辅币。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用来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辅币一般多为金属铸造的硬币,也有些纸制的纸币。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可与主币自由兑换,这就是辅币的有限法偿性。

(5)纸币。纸币是指以柔软的物料(通常是棉)造成的货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不具价值,虽然作为货币的一种,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发明,即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6)银行存款。存款是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这种货币义是债务货币。存款除在银行账户的转移支付外,还要借助于支票等支付。在全社会的经济交易中,用银行存款作支付手段的比重占绝大部分。随着信用的发展,一些小额交易,如顾客对零售商的支付、职工的工资等,也广泛使用这种类型的货币。

(7)电子货币。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技术的运用,货币的交易和支付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电子货币通常是利用计算机或储值卡来进行金融交易和支付活动,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严格意义是消费者向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支付传统货币,而发行者把与传统货币的相等价值,以电子形式储存在消费者持有的电子设备中。

(三)信用货币的特征

现代经济巾,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它具有如下特征:

(1)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与黄金已经完全脱离。它的发行以国家在一定时期提供的商品、劳务量为保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是表现商品价值的尺度和索取价值对等物的手段。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所以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债务的凭证,信用货币流通则是中央银行债务的转移。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①表现为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②表现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强制社会向其提供信用。一旦发行过多,就会迫使货币持有者由于货币贬值而失去部分价值索取权。

(4)信用货币具有管理货币性质。在现代经济中,国家必须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使货币流通符合客观的流通规律,保证信用货币的正常流通,所以西方经济学中把信用货币称为“管理货币”。国家可以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的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用制度的日趋完善,货币形式还将产生重大的变化。随着各国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大力发展,最终可能导致货币形式向电子货币转变,但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四)信用货币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而出现的电子货币,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结果,是继纸币取代铸币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展的未来。

关于电子货币的定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问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

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等中用来支付的价值

这种介质也被称为“电子钱包”,它类似于人们常用的普通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追储价值,“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和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它们由二进制数据(位流)和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般属性外,与通货相比,还具有一些特殊属性主要体现在:①发行主体的多元化,电子货币的发行既有巾央银行,又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②形态上的超物化,电子货币依靠光波、电波传递,传统货币的防伪可依赖于物理设备,而电子货币的防伪只能采取技术上的加密算法或认证系统来实现。

电子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使实体货币与观念货币发生分离,真实货币演变为虚拟货币,它有效地解决了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问题。首先,电子货币通过电子网络这一迅速便捷的传输方式,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窄限制,使得时空差距已不是障碍。其次,电子货币具有方便性、通用性和高效性的特征,电子货币在使用和结算的过程中,简化了以往使用传统货币的程序,而且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结算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限制。同时由于电子货币的虚拟性,网络和电子货币的使用,减少了巨额货币印钞、发行、现金流通、物理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和费用支出,极大地降低了交换的时空成本。此外,电子货币在网络上的流通极大地拓展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空问,创造了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总之,网络和电子货币的出现加快了市场全球化,人们通过网络和电子货币可以更快、更节省地处理经济事务,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节省了社会财富,提高了资源配置的范围和效率。但由于我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网络环境尚不规范,电子货币的发展面临诸多潜在风险。

编辑推荐:

2019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条件

2019年全国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方案

快速收藏!2018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NT:PAGE=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初级经济师考试必备考点金融专业: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一、货币流通的概念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形成的连续不断的收支运动。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流通由现金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两种形式共同构成。

二、现金流通

现金流通是以现金形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进行的货币收付、在当前我国现金管理制度下,现金货币流通领域主要是与居民个人有关的货币收付和企业单位间的小额货币收支。我国人民币现金流通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通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经过不同渠道进入流通,并经过不同渠道回到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最后流回中国人民银行,退出流通。

人民币从中国人民银行现金发行库直接进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的过程,称为现金发行;再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流通领域,形成企事业等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的过程,称为现金投放;而随着企业单位和个人用现金进行各种支付,流通中的现金又流回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过程,称为现金归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超过其业务库存限额的现金送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的过程称为现金回笼,如图1-1所示。

(一)现金投放的渠道

(1)工资及对个人的其他支出。指各企事业单位对职工支付工资、奖金、稿费等现金支出。在我国当前实行现金管理的条件下,这是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

(2)采购支出。主要是向城乡居民或集体经济单位采购农副产品、工矿产品、手工艺品、废旧物品等投放的现金。

(3)财政信贷支出,国家通过财政支援、抗灾救灾拨款、国库券还本付息,银行、信用社通过贷款发放、存款提取等业务活动投放的现金。

(4)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按现金管理规定,从银行存款账户提取现金支付行政管理费投放的现金,

(二)现金归行的渠道

(1)商品销售收入。是指各类企业销售产品所得现金送存银行形成的现金归行,这是现金归行的主要渠道。

(2)服务事业收入。是指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所得现金送存银行形成的现金归行、

(3)财政税收收入。是指各企业单位或个人向国家财政金库解缴税款、罚没款项等的现金收入,如车船牌照税、集市交易税、屠宰税等现金收入。

(4)信用收入。是指银行、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吸收存款、证券兑换、储蓄和收回贷款而收入的现金等。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增加,储蓄额不断上升,这已成为现金回笼的一条重要渠道。

三、存款货币流通

存款货币流通也称非现金流通,即银行转账结算引起的货币流通,具体表现为存款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基础上,通过在银行存款账户上划转款项的办法所进行的货币收付行为,也就是在银行体系内部账面上进行的存款人存款账户之间的等量转移。因此,存款货币流通必须以各企业、单位和个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为条件。根据不同经济内容,存款货币流通渠道可分为:

(1)商品价款收付(商品交易结算)。这是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内部及相互之间由于购买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而引起的货币收付。同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这种商品交易,形成了存款货币流通的重要渠道。

(2)劳务费用收付(劳务费用结算)。这是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服务事业单位之间,由于提供或获得劳务而引起的费用收付。

(3)货币资金拨缴的收付(财政收支结算)。包括各单位上缴同家的财政资金,以及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与经费所引起的资金拨付。

(4)信贷资金的发放与同收(银行信贷结算)。这是指银行向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发放各种贷款及贷款到期收同所引起的货币收付。具体包括贷款的发放和回笼及票据贴现业务的办理和兑付等。

通过转账结算进行的存款货币流通主要适用于大额商品交易或其他大额货币的收支,足当代各国货币流通的主要形式。银行的投资业务中与证券、黄金、外汇买卖有关的结算和办理也属于存款流通的范围。

现金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转化结果引起两种形式的货币量——现金货币量和存款货币量此增彼减。现金货币流通量的减少必然使仔款货币流通量增加,现金货币流通量增加则存款货币流通量必然减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存款货币流通在整个货币流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四、广义货币流通

狭义的货币流通是指只包括现钞和不足值的金属铸币的现金流通。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流通是现金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的有机统一,即广义货币流通。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中,流通中的货币实际上主要是由银行信贷提供的,银行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银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直接影响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减少。

存款货币流通具体表现为存款货币在银行存款人各存款账户之间的等量转移,整个过程是在银行体系内部账面上进行的。只要这种转移不涉及银行信贷总规模的变动,存款货币流通的结果就只是银行与企业问等量债权、债务的此增彼减,除了与现金货币相互转化外,并不引起存款货币进入或退出流通.但是,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的流通,一旦涉及银行信贷的投放和回笼,则必然引起包括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在内的广义货币流通总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当借款人归还银行贷款时,如果用现金货币归还,流通巾现金量减少;若用银行存款货币归还,则存款货币减少。反之,当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时,若直接提取现金,流通中现金增加;若转入借款人在银行的存款账户,则存款货币增加,银行的其他信贷投放和回笼都有同样的规律。所以,银行信贷投放和回笼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

由图1-2可见,无论是现金货币还是存款货币,都是由银行信贷渠道提供的,只要银行系统运用资金,例如发放贷款,票据贴现,买入金银、外汇和证券,流通巾货币总量都会随着这些资金运用量的增加而等量增加。只要银行系统资金运用量减少,例如收回贷款,票据到期兑现,卖出金银、外汇和证券,流通中货币总量都会相应减少,由此形成广义的货币流通过程。

编辑推荐:

2019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条件

2019年全国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方案

快速收藏!2018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NT:PAGE=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从货币流通的角度出发,货币需求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货币形式持有量的总和。在宏观上则表现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周期形成的对执行流通手段与价值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的需要量。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取决于许多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构成和数量的研究历来为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货币必要量理论,是有关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按照马克思对货币需求量的论述,流通中必需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因此,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决定了所需的货币数量。但考虑到单位货币可以进行多次媒介商品交易,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货币量应当是货币流通量而非存量。用公式表示为:

该公式表示流通手段货币需要量主要受一定时期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1)一定时期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流通界对货币的需要量首先取决于该时期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的多少。待销售商品数量多,价值大,则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高,货币需要量也多,反之则少。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需要量成正比。

(2)货币流通速度

即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单位货币每充当与一次商品交易媒介,就实现一次价格总额,完成一次流通。

同一单位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次数越多,实现的价格总额越高,货币流通的次数就越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不变时,货币流通的次数越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就越少,反之货币需要城越多、所以在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不变的条件下,货币的客观需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假设在一定时期内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为8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8次,则货币需要量为800÷8=100(亿元)、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到10次,则货币需要量减少到800÷10=80(亿元)。

流通中货币不仅要发挥流通于段职能,也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在这种情况下,影口向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发生了如下变化:①以赊销方式出售的商品,不构成当时的货币需要量;②到期应偿还的债务,构成了本期货币需要量;③有些商品交易形成的债权、债务额可以相互抵消,不构成货币需要量。因此,

假设在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800亿元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40亿元,到期应支付的价格总额为1 0亿元,相互抵消的价格总额为50亿元。在原货币流通速度为8次不变的条件下,货币需要量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假定金是货币商品。所以,马克思阐述的上述货币流通规律是足值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在金块和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下,实际流通的都是纸制的银行券,而不是金币,马克思所揭示的纸币流通规律,实际上就是这两种货币制度下的银行券流通规律。在这两种货币制度下,银行券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它只能代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即:

流通中的全部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流通巾需要的货币金属价值因此:

可见,在金块与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下,银行券的流通既受足值金本位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即银行券的发行量应该严格控制在足值金属本位币需要量范围之内,又受其自身特殊规律所支配,即银行券的发行量一旦超过足值金属本位币客观需要量,单位银行券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所以,马克思认为,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铸币名称、任意数量的纸币投入流通,可是对它的控制会连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受流通内在规律的支配。举例如下:

若按上例流通中货币需要量100亿元发行银行券,则单位银行券可按其规定的含金量代表单位银行券流通。如果银行券发行量超过了按含金量所需要的货币量,假定达到了200亿元,则单位银行券只能代表其所规定的含金量的一半进行流通,即:

二、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他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货币数量论进行了很好的概括。他提出了著名的“费雪方程式”,即:

MV=PT

在这个方程式中,费雪假设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巾的货币平均数,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故形成一定时期上述商品交易与货币流通的规律性平衡关系。

根据上述方程式,费雪又推导出如下公式:

在该公式中,按照西方学者的解释,V是由一些“如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信的方便与否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而在短期内V不会迅速变化。T取决于资源、技术条件,而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内基本不变,可视为常数,而作为交易量的T一般对产出水平保持同定比例关系,且相对稳定,因而在上述公式中,就只剩下P与M的关系是可变的,而且得出物价P的水平随着货币量M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即M的变化决定了价格水平。

三、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方程式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等人在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不同环境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提出了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剑桥方程式的背景及剑桥方程式

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上,重视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他们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量,实质上是以怎样的方式对待自己持有资产的问题。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财富水平、利率的变化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货币需求和名义收人水平保持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根据上述观点,剑桥学派提出如下方程式:

Md=kPY

其巾,Md为名义货币总需求;Y代表名义国民总收人;P代表价格水平;k为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即名义所得与货币量的比例。

2.剑桥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根据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 ,则两个方程式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在内容上则有本质的区别: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侧重于收入的需求。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侧重于货币流量分析,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朋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也有人称费雪方程式为现金交易说,称剑桥方程式为现金余额说。

(3)两个方程式对货币需求的分析角度和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人们对保有货币有一个满足程度的问题。

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早期是剑桥学派的成员,他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是以剑桥方程式为出发点的。1936年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全新货币需求理论的形成。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他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需求的行为,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相应地,货币需求也被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①交易性需求,即正常情况下购买消费品的需求。②预防性需求,即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持有部分货币的需求。以上两项为消费性货币需求。③投机性需求,即随着对利率变动的预测,来获取投机利益的货币需求。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由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y,以L1(y)表示这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率厂,以L2(r)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基于三种动机的货币总需求为:

L=L1(r)+ L2(r)

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L1(y)是收入y的函数,取决于收入、‘的水平,与收入y呈正相关关系,即收入y的水平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大,反之则越小、而投机性货币需求L2(R)与利率有关,是利率r的函数,但与利率r是负相关关系,即利率水平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L2(r)就越少,反之则越多。

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特点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足把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资产需求)列入了货币需求范围,即将L2(r)列入了货币需求函数。因此,不仅商品交易规模与其价格水平影口向货币需求,而且利率的变动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货币需求的调节,不仅可以通过调节物价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渊节利率水平来实现。

根据上述思想,凯恩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性理论观点,即政府可以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促进企业家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产出,实现政府货币政策目标。

五、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时,不是从持有货币的动机开始,而是承认人们持有货币的事实,并对各种情况下人们持有货币量多少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式为:

函数式的左端 等表示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公式右端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按性质可分为三组。其中:

第一组:y,w代表收入及其构成。其中y表示实际的恒久性收入。所谓恒久性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预期平均长期收入。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人力财富的比例。非人力财富指有形的财富,包扩货币持有量、债券、股票、资本品、不动产、耐用消费品等,人力财富指个人挣钱的能力,又称为兀形财富

弗里德曼认为,这两种财富的形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是由于受到制度上的限制,这种转换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人力财富转为非人力财富比较困难,例如,存在大量失业时,工人的人力财富就不容易转变为货币收入,而在未转变为收入之前,人们就需要有货币来维持生存,因此,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对货币需求量就有影响。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他认为,大多数财富持有者的主要资产是其人力财富。在个人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比重越大,货币需求就越多,而非人力财富所占比例越大,货币需求则相对较少。所以,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第二组rm,rb,re和 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统称为机会成本变量,即能够从这几个变量的相互关系中,衡量持有货币的潜在收益或损失。其中,rm代表货币的预期收益率,rb代表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代表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是作为不生息的资产。例如,钞票就是无报酬的资产。而弗里德曼所考察的是大口径货币需求,在这类大口径货币需求中,有相当一部分广义货币是有收益的,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以外的其他资产(如债券、股票等)的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量就越少。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代表预期的物价变动率,同时也是保存实物的名义报酬率。若其他条件不变,物价变动率越高,货币需求量就越小。因为在物价变动率上升的条件下,人们会放弃货币购买商品,从而减少对货币的需求量。

第三组:u在货币需求函数中反映资本品的转手量、人们对货币的主观偏好、风尚及客观技术和制度等多种因索的综合变数

由于u是代表多种因素的综合变数,而且各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并不一定相同,因此,它们可能从不同的方面对货币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

2.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沦的特点

货币主义是与凯恩斯主义学派相对立的西方经济学派。弗里德曼作为货币主义的代表,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他的货币需求函数在货币学派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理论的特点是:①基本上承袭了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的结论——非常重视货币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②接受了剑桥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某些观点。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接受了剑桥学派和凯恩斯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分析的起点;第二,把货币看成受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第三,确立了预期因素在货币需求理论中的地位,也为后来的理性预期学派开辟了发展的途径。第四,弗里德曼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有关货币需求的一些因素,如利率、收入等进行实证研究,为货币需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使货币需求研究的结果成为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

编辑推荐:

2019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条件

2019年全国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方案

快速收藏!2018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NT:PAGE=货币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紧密相连。货币供给就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即现代经济中的银行体系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不仅影响着一国经济的总体状况,也影响着礼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变化还会导致宏观经济对内外均衡的变化,影响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货币供给经济活动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指一国银行体系通过其自身的业务活动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

从动态来看,货币供给是银行系统向经济活动提供货币的过程;从静态来看,货币供给必然会产牛一定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

所谓货币供给量,指的是某一时间点上南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提供的债务总量

货币供给量可以从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来考察。货币供给存量是指某一时间点上的货币供给量,表现为银行在该时间点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总额。货币供给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总额,

(二)货币供给的口径

1.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1994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我国的货币供给量统计指标,并按季向社会公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规定:货币供应量是一国在某一时间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一般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等负债,即除金融机构和财政之外,企业、居民、机关团体等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深化,货币供应量核算口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人M2。2002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次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修订货币供应量口径,将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不计入相应层次的货币供应量。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修订和完善,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计入M2。

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形态的多样化已成为现实。货币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着货币的某些职能。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进而有了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口径,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2.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

一般说来,M0和M1的流动性最强,是最容易转化为现实流通工具的货币,即狭义货币。现金与活期存款是最活跃的购买力,对货币流通影响最为强烈,与宏观经济市场供求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中央银行首要调控的对象。M2和M3,即除现金、活期存款以外,将银行机构的各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一批易于变现的短期信用工具包括在内的货币形式,即广义货币:其中,银行的各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是较广义的货币,短期信用工具要通过市场转让进入流通,是最广义的货币形式、广义货币一旦变现,也可以用于购买与支付,加大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对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货币层次的划分不足从来就有的,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划分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便于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关于层次的划分,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基本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米划分的。货币层次的划分及狭义上与广义货币的统计与分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罔、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对货币层次的划分都做了调整,尤其在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活跃的国家,由于大量易于变现的信用工具的出现,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支付命令存款、短期回购协议以及信用卡的大量运川,使得货币形式的流动性大为增强,流动强度大为改变,从而也使货币层次原来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这些国家的货币当局不得不重新根据各种货币的流动性再次划分货币层次。

3.社会融资规模

传统的金融与经济关系,一般是指银行体系通过其资产负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在金融机构资产方主要体现为新增贷款,负债方主要体现为货币创造和流动性增加: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总量的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化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新增贷款替代效应明显,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充分体现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因此,我国于20 1 0年提出了社会融资规模概念,201 1年开始正式统计和公布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金融体系是指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由四部分十一个子项构成:一是金融机构表内业务,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二是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是直接融资,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四是其他项目,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统汁制度的建立,是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创新3加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监测有利于弥补传统总量指标难以反映金融创新的缺陷;有利于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中介活动;有利于分析货币政策传导以及调控效率;有利于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也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会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二、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在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国家,决定一国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是国家财政收支与银行信贷收支一银行信贷是货币流通的总闸门和调节器,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银行信贷的收支,同时,财政收支对银行信贷的收支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银行信贷,包括中央银行信贷调控和商业银行信贷,两者与货币供给的关系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1.商业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1)商业银行是现代货币供给的主体。在现代银行信用制度和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所有货币,无沦是现金货币还是存款货币,无沦是M0、M1还是M2,都是通过银行信用渠道,即通过银行信贷的收支,进入流通和退出流通的。

如图1-3所示,商业银行的信贷收支直接涉及各口径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所以一国货币管理部门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收支的控制和调节,可以起到调节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2)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货币)的职能。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的特殊职能之一。在现代信用制度下,所谓创造信用也就是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对信用的需要,商业银行扩张信贷规模——主要是通过发放贷款,同时也就创造出了存款货币。

2.中央银行信贷调控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中央银行并不直接向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调控,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能力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中央银行调整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信贷能力的影响。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机构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制定和调节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和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从而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在商业银行总准备金一定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存款增加,超额准备金存款减少。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动用法定准备金存款,而超额准箭金是商业银行可以自由运用的信贷资金,因此,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信贷能力降低,相应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可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增加,信贷能力提高,棚心货币供应量可能增加。

(2)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放和收同贷款(包括再贴现)对商业银行信贷能力的影响。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负有在必要时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和票据再贴现融资的职责。当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再贴现票据时,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增加,可用资金头寸增加,信贷能力增强,货币供应能力增加。而当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收回贷款时,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减少,或当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到期时,票据付款人用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兑付,这时商业银行客户存款减少,同时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也减少。所以,无论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收回贷款或是再贴现票据到期兑付,都会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随时可用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减少。因而货币供应能力降低。

(3)中央银行通过调整与控制其黄金、外汇储备对商业银行信贷能力的影响,中央银行士曾加黄金、外汇储备时,无论黄金与外汇来自商业银行还是企业,都会增加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这是因为,当中央银行直接从商业银行买进黄金、外汇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支付的价款直接进入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准备金存款上增加;而当中央银行直接从企业,无论是黄金生产企业、外贸企业还是其他企业买进黄金、外汇时,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同时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增加,因而信贷能力增加,货币供应能力增加。反之,如果中央银行减少黄金、外汇储备,无论购买者是企业、单位还是商业银行,都会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对商业银行信贷能力的影响。当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买进证券时,中央银行直接将证券价款转入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账户,直接增加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能力和货币供应能力。反之,如果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则情况相反。

(二)国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1.国家财政收支引起银行信贷相应收支

国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具有密切关系,表现在国家财政收支的变化必然引起相应的银行信贷收支的变化。因为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中央银行代理或经理国库业务,国家财政的收入都要通过商业银行经收,最后划转中央银行形成中央银行的信贷收入和资金来源,国家财政的一切支出,都要通过中央银行的财政金库存款拨付,划转到在商业银行开户的各单位去,一方面是财政支出,另一方面是中央银行财政金库存款减少,构成中央银行信贷支出和信贷资金来源的减少,同时接受财政拨款的单位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因而构成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收入和资金来源的增加。

2.不同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同

财政收支必然引起相应的信贷收支,但并非一切财政收支都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财政收支能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关键在于财政收支的具体情况一所谓财政收支状况,可概括为财政收支平衡、结余和赤字三种情况。不同的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各不相同。

(1)财政收支平衡与货币供应的关系。财政收支表面上是以财政为中心的货币收支,而实际上它代表着以财政为中心的相应价值的商品收支。

财政收支是企业从其销售产品的货币收入中,以利税形式上缴财政后形成的,所以财政收入的形成,意味着社会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一部分进入流通的产品支配权向国家财政金库集中。财政支出代表着国家以各种拨款的方式将这部分流通巾的物资的艾配权分配给有关方面,所以财政支出意味着形成财政收入的那部分价值以货币形式的支出和购买力的形成。如果国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平衡,意味着财政支出形成的货币购买力与形成财政收入的那部分已经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可供量也平衡。只要进入流通的那部分商品构成与财政支出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基本平衡,货币购买力能够正常实现,就意味着货币流通正常,对货币供应量无影响。

(2)财政结余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财政结余即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其差额表现为一部分形成财政收入的已进入流通的商品滞留于商业部门,形成商品库存积压。可见,在财政结余的情况下,如果银行信贷规模不变,必然导致市场购买力需求不足。市场购买力需求不足会造成商业库存积压、市场疲软,进而导致生产部门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被迫缩减生产,使得生产滑坡,经济出现不景气现象。

为了减缓和避免上述现象,在扩大财政支出尚尤确定项目的情况下,就必须借助金融政策,调整银行信贷收支,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

(3)国家财政赤字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国家财政支出大于收入为财政赤字,它意味着财政支出形成的货币购买力超过了财政收入代表的那部分已经进入流通的可供商品的价值,从而有可能导致货币供应量大于流通中可供的商品量,表现为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过多。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关键在于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不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业不同。国家财政赤字可以采取财政方法或信用方法进行弥补

财政方法主要是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借以弥补财政赤字。加强税收征管,包括增加新税种、提高原税率和打击偷税漏税,把一切应收税款尽可能征收入库。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字。但除了采用减少偷税漏税的办法增加财政收入外,新增税种和提高税率的措施必须慎用。利用财政方法弥补财政赤字,只是一部分原行货币供应量的等量转移,不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

信用方法主要是财政通过如下两种方法举债弥补财政赤字:①向银行借款或国库透支银行信货资金,弥补财政赤字。②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向银行借款或国库透支银行信用资金弥补财政赤字,也就是用扩张银行信用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在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国家。只要银行信贷资金运用规模扩大,货币供应量必然相应增加、财政从银行借款,即银行信贷投放增加;财政金库透支银行信贷资金,是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另一种形式。所以无论财政从银行借款,还是从中央银行财政金库账户透支,都是行信贷投放,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成为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当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时,国债的购买人不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不同、如果是城乡居民购买国债,只是一部分原有货币供应量的转移,既不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如果是企业单位用暂时不用的闲置资金购买,与个人购买国债相同,只是企业单位将其持有的一部分货币供应量转移为国家财政持有,也并不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减c如果是银行用信贷资金购买国债,或者是企业单位购买国债挤占了银行信贷资金,也就是用银行信贷资金弥补了财政赤字,与上述“用银行贷款或国库透支银行信贷资金”的结果相同,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可见,只有当弥补财政赤字导致银行信用投放增加时,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编辑推荐:

2019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条件

2019年全国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方案

快速收藏!2018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NT:PAGE=货币均衡$]

根据货币供给和需求的适应程度,货币供求状况可分为货币均衡和货币失衡两种状况,其中货币失衡通常表现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和标志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从理论上定义,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必需的货币需求量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货币均衡的内涵:

(1)实际经济生活表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量上绝对相等是不可能的。“大体相等”是因为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数量相等概念。由于经济学所研究的变量和数量比例关系既要受自身条件变化的影响,又要受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总是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很难准确测量其数量大小,因此,货币均衡仅仅表现和反映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大致趋同、相互协调的关系,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货币供给量在不断调整,货币需求量在不断变动。在货币需求的某个绝对值上下一定幅度内供应货币,不会导致币值与物价的波动,在许多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相互作用之下,货币供给量对货币需求量具有一定弹性(货币均衡不是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需求量一致,而是货币供给量与适度货币需求量基本一致。它具体表现为一个区间值,而不是绝对值,这种现象即货币容纳量弹性。在货币容纳弹性限度之内,变动着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都算是均衡的。在经济过程中引起货币容纳量弹性的因素有许多,如收入与消费的比例弹性、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可替代性、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等。这样,即使货币供应量在一定幅度内偏离了货币需求量也不会导致市场混乱,物价上涨,这种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可替代性在某种程度上可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速度与货币需求量。但是,货币容纳量弹性是有限度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朋力是有范围的,超过客观允许的限度,就会导致货币失衡。

(2)货币需求是由社会商品、劳务总供给决定的,货币供给则要适应经济中客观的商品、劳务的需要。因此,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必然会在社会经济过程中表现出来。从社会生产过程来看,货币供求的均衡就意味着一切资本的周转和循环顺利地进行,礼会再生产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正常实现。从市场来看,货币供求均衡就意味着既没有超额的货币需求,也没有超额的货币供给,表现出币值稳定、物价正常、市场繁荣。因此,从货币均衡表面来看是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相等,而实质上是经济过程中商品劳务的供给与货币购买力表示的商品劳务需求之间的均衡,是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关系的具体体现。

(3)货币均衡还要求货币供给与需求在结构上均衡。货币供求结构均衡的主要表现是社会生产的各部门比例协调,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销对路,基本上能实现其价值,转化为货币。同时,又能通过市场补充到本生产部门所需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顺利进行再生产。如果社会经济中出现商品积压或者有钱买不到需要的商品时,就表明货币供求在结构上处于非均衡状态。

综上所述,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均衡可以表述为:货币供给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必要的货币需求量基本相适应,在经济运行中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状况,能体现出生产顺利增长、生产各部门比例协调、市场交易繁荣、物价基本稳定的局面。

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下,货币均衡的状况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生产力发达、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利率机制比较健全、金融机构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单位货币投入产出效率高,表现为货币供给效应好,货币供求相对容易出现均衡。而在那些生产力水平不高、市场经济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也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其单位货币投入产出效率相对低些,货币供求相对容易出现非均衡。因此,发展中国家就更要调整好货币供给与需求的适当比例,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货币均衡的标志

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标准也要从现实经济状况出发,从生产状况、市场交易、物价水平、储蓄投资状况等经济变量中寻求货币均衡的标志。目前,理论界提出的货币均衡标志主要有:

(1)物价水平变动率。货币需求量是经济中客观必要的货币量,由一定时期的商品、劳务总额决定。货币供给必须适应这种客观的商品、劳务总额。如果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需求量,过多的货币去追求较少的商品和劳务,必然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水平受市场状况决定而公开变动,货币供求的失衡可能直接反映在物价水平上。因此,物价指数便成为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物价稳定说明货币供求基本平衡,物价上涨或下跌表明货币供求不平衡,而且物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表明货币供求失衡的程度。在国家对物价实行行政管理的条件下,物价水平并不直接接受市场供求的制约。当货币供给过度时并不会通过物价上涨来表现,而是表现为商品凭票供应,黑市活跃,多重价格及强迫储蓄。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价格体系的改革,价格从逐渐放开到完全放开。因而,物价水平变动率正逐渐成为我同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志。

(2)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货币流通速度即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是影响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求失衡,在物价水平上升的同时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而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反过来促进物价进一步上涨,它表明货币供求失衡状况更为严重。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物价受到行政控制,过多的货币在开始阶段不能通过物价上涨来表现,在这种情况下,物价水平的变动就无法反映货币均衡状况

根据信用货币流通规律,过多的货币供应量如果不能通过物价水平反映出来,就会由于找不到购买对象而滞存在流通领域,导致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流通次数的减少——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而又要按照计划规定的商品价格完成计划规定的商品流转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的周转速度就必然加快。

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或物价受到完全管制时,货币流通速度是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标志:货币流通速度稳定,货币供求基本均衡: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或减慢,表明货币供求失衡,而且加快与减慢的程度可以反映出货币供求失衡的程度。

(3)货币供给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较。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可知,经济体制稳定、货币流通速度既定时,由一定时期的商品、劳务总额决定货币需要量。因此,当国民经济增长、商品劳务可供量增加时,货币需求也会增加,货币供给随之也会相应地增加。要保持货币的均衡就要求货币供给增长率符合国民牛产总值客观增长状况

所以,可以将货币供给的增长是否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相符作为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是趋向一致的,如果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大大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就一定存在着货币失衡了。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衡量货币均衡还可以有不同的、特殊的衡量标志。如银行的储备仔款动态,市场商品交易状况,金融市场投资情况,财政政策手段的运川都可以从某一侧丽来表示货币是否均衡。

二、货币失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货币失衡在理论上既可能是货币供大于求,也可能是货币供小于求。当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它往往表现为物价上涨,称为通货膨胀:当货币供给小于需求时,表现为存货过多,资源闲置,称为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可按其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结合具体经济条件来为其下定义。在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伞面而持续的上涨现象。 通俗地讲就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货币供应量超过客观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原因,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在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物价上涨率等于通货膨胀率,过多的货币供应量完全可以通过物价自由上涨表现出来。

在物价受人为全面或部分抑制的条件下,实行严格的全面物价管制,货币供应量一旦过多,不能马上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不能通过物价反映出来的部分必然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所以货币流通速度减慢也就成为物价受抑制条件下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物价受抑制的条件下,通货膨胀是南于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和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求量。研究通货膨胀的成因,实际上就是研究货币供应量超过客观需求量的原因。从我国的状况来看,主要有国家财政原因、国民经济结构原因、国际收支原因和银行信贷原因。

(1)国家财政原因。政府发行公债,当向商业性金融机构或者公众推销时,仅改变了市场货币供应结构,一般不是通货膨胀的成因。若公债是向央行推销,或以公债抵押向央行借款时,较易形成货币供给量过大,形成通货膨胀。另外,直接向央行借款,往往会形成货币投放量过多,由于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超过收入的结果,并且支出大部分是非生产性的,如果采用大量银行信贷资金弥补国家财政收支赤字,引起银行信贷投放规模过度扩张,就会导致货币供应量超过货币客观需求量,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2)国民经济结构原因。所谓国民经济结构原因,是指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相对过多,包括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发展比例,农轻重比例,积累与消费比例,生产与建设比例,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等。这些比例如果失调,就会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

(3)国际收支原因。国际收支的最佳状态是在保持适当储备的前提下,力求收支平衡。长期、大量的顺差可能导致一国货币供应量过多。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是对外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的结果。对外贸易顺差,意味着商品出口大于进口。这一方面减少了国内市场商品供应量;另一方面,国家又要通过信贷途径投放本币增加外汇储备,扩大了国内本币供应量,形成国内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供应的矛盾,这将会导致通货膨胀

(4)银行信贷原因。即银行自身信用膨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过多。在当代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是由银行信贷渠道供应的,这里由银行信贷原因形成的信用膨胀是指银行自身贷款过多或不当造成的信用货币供应量超过其客观需要量,如贷款过度、贷款不当,发放了没有物质基础的贷款,人为刺激经济增长所发放的效率低下的贷款,都会造成货币供应量超过可实现销售的商品流通客观需要量。

(5)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同定资产的投资有利丁经济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长期基本建设,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工期一般都相对比较长,如果投资建设规模过大、速度过怏,超过了现有的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业等能承担的能力,就会出现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供应与由建设所形成的货币投放不适应,造成市场货币量过多,形成物价上涨的压力。

(6)经济体制不健全。如果经济体制不健全,往往伴随着市场存在过度投机、价格信号扭曲的问题等,使得价格难以合理反映市场的供需,也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如果在不健全的体制下,作为创造市场有效供给的企业,由于产权小清晰,缺乏自我约束,不承担风险责任,只追求投资规模扩大,使得银行贷款大量流入效率低下的企业,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

3.通货膨胀的类型

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照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通货膨胀可以分为财政赤字型、经济结构型、国际收支型和银行自身信用膨胀型、

(2)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状态,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开放型通货膨胀,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在物价可自由浮动条件下,货币供应量过大,完全可以通过物价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_

2)抑制型通货膨胀,也称隐蔽型通货膨胀,即在物价受抑制条件下,货币量过多而不能直接、完全通过物价反映出来,因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变慢,被强制缓慢下来的货币流通速度使物价长期、迂回曲折缓慢上升的通货膨胀。

(3)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爬行式通货膨胀,又称温和式通货膨胀,一般指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内,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短期内不易察觉。膨胀率在一位数字之内。

2)奔腾式通货膨胀,人们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寻找其他保值措施。膨胀率可达两位数字。

3)恶性通货膨胀,也称超级通货膨胀

一般指年物价上涨速度在10%~100%的通货膨胀状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马克的价值只有贬值前的万亿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法币、金网券大大贬值,最终不得不废除旧币制,实行新币制

(4)按通货膨胀预期,厅丁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未预期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上涨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预料到价格会上涨的问题。

2)预期型通货膨胀,是指人们预料到价格上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经济核算时,会把物价上涨的因素也考虑在内。

(5)按西方通货膨胀成因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是一种比较占老的通货膨胀理沦,这种理沦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该类型是西方学者试图从供给方面说明价格水平上涨的一种理论。它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它包括工资成本推动、利润推动和其他成本推动三方面。

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该论点是将供求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发的。在现实中,通货膨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动很难分清,实际上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白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4)结构型通货膨胀。经济学家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丁平衡状态,但由丁经济结构及部门、劳动力市场、国内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等方面发生了变动,从而影响到物价的变动而发生通货膨胀。资源缺乏流动性(不能从需求下降的部门流向需求扩张的部门),短期中出现需求在部门之间的大规模转移,以及工资和价格缺乏向下弹性足造成结构型通货膨胀的三个主要原因。

(二)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概念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等要素的减少而导敛的效需求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等现象。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普遍地下降。通货紧缩也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投资的边际效益下降和投资机会相对减少,信贷增长乏力,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非自愿失业增加,收入增长速度持续放慢,市场普遍低迷等。判断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一是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是看这种下降是否超过了一定的期限。

按通货紧缩的程度不同,可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严重通货紧缩。轻度通货紧缩是指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由正值变为负值的情况。通货膨胀率负增长超过一年且未出现转机的情况可视为中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继续发展,持续时间在两年左右,或物价降幅达到两位数,这种情况就是严重通货紧缩。严重的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

2.通货紧缩的原因

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较多,既有货币因素,义有非货币因素;既有生产方而的原因,又有管理方面的原因;既有国外的原因,义有国内的原因。根据近代世界各国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进行分析,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紧缩性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在实行反通货膨胀政策时,政府通常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大量控制贷款或削减政府开支,限制工资增长等

这一方面有利于控制物价上涨的幅度;如果调控过度,又有可能导致货币供应不足,社会需求过分萎缩,市场开始疲软,出现政策紧缩型的通货紧缩。在实行反通货膨胀政策时,往往出现通货膨胀势头已得到抑制,而实施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的惯性,或是主管部门未能适时渊整政策,这时政策的负面影响就会显现。

(2)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周期达到繁荣的高峰阶段,生产能力大量过剩,产品供过于求,可引起物价下跌,出现经济周期型的通货紧缩。

(3)结构失调。如果由于前期经济巾的盲目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加剧供求之间的失衡一一方面许多商品无法实现其价值,会迫使其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大量货币收入不能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呈现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就会导致结构型通货紧缩。另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居民消费经历着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在消费升级中往往出现某些原来式样的消费品相对饱和,销售不旺_同时,居民增加储蓄,以备进入下一阶段的高档消费3消费结构变化了,若生产结构的调整跟不上,必然形成消费增长放慢、市场需求和物价疲软不振的现象。

(4)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当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和经济走势不佳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导致物价下跌,形成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当金融体系效率较低时,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或提高贷款利率,便会出现“信贷紧缩”。由于信贷过度扩大产生大量不良投资和坏账时,金融机构“惜贷”引起信川紧缩,也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5)国际市场的冲击。对于丌放程度很高的国家,在国际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表现在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少。出口下降会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而出口产品价格下降也会拉动国内相关产品价格的下降,外资流入的下降,对经济增长不利,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自然又促使物价进一步下降。

本币汇率高估,会减少出口,扩大进口,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导致物价持续下跌,出现外部冲击型的通货紧缩。

(6)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影响。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放松管制和改进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因而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出现成本压低型通货紧缩。同时,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和科技创新是导致生产率出现增长趋势、供给增加和物价下降的重要结构性因素c近几十年来,金融创新过度发展,信用货币的虚拟化程度不断增高,金融资本的投机和高杠杆运作规模迅速扩大,虚拟经济系统蕴含的巨大风险,如货币大幅贬值、股票指数大跌、房地产价格猛降、银行呆账剧增等,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3.通货紧缩的具体类型

通货紧缩类型的划分,对于全面准确地把握通货紧缩的性质、机理,针对不同情况寻找不同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紧缩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1)相对通货紧缩和绝对通货紧缩

相对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上,在适合一国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的物价水平区间以下,在这种状态下,物价水平虽然还是正增长,但已经低于该国正常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物价水平,通货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这种情形已经开始损害经济的正常发展,虽然是轻微的,但如果不加重视,可能会由量变到质变,对经济发展的损害会加重。

绝对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下,即物价出现负增长,这种状态说明一国通货处于绝对不足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极易造成经济衰退和萧条。根据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又可以分为轻度通货紧缩、巾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而这三者的划分标准主要是物价绝对下降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一般来说,物价出现负增长,但幅度不入,时间不超过两年的称为轻度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幅度较大,时问超过两年的称为中度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持续时间超过两年甚至更长的情况称为严重通货紧缩。

(2)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和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使得正常的供给显得:相对过剩而出现的通货紧缩。由于引起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也可能是国外需求减少或者几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不足,因此,依据造成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把需求不足型的通货紧缩细分为消费抑制型通货紧缩、投资抑制型通货紧缩和国外需求减少型通货紧缩。

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时期产品数量的绝对过剩而引起的通货紧缩。这种产品的绝对过剩只可能发生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如一些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在市场机制调节不太灵敏、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绝对的过剩。这种状态从某个角度来看,它并不是一个坏事,因为它说明人类的进步,是前进过程中的现象。但这种通货紧缩如果严重的话,则说明该国市场机制存在较大缺陷,同样会对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显性通货紧缩和隐性通货紧缩、界定通货紧缩,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而且能够用物价水平的变动来衡量,因为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如果采取非市场的手段,硬性维持价格的稳定,就会出现实际已经产生了通货紧缩,但价格可能并没有降低下来的状况,这种类型的通货紧缩就是隐性通货紧缩,隐性通货紧缩的存在为人们的判断带来了困难,但并不影响以物价水平的变化作为通货紧缩的标准,就像隐性通货膨胀的存在,不影响以物价水平作为通货膨胀是否发生的判断标准一样。

编辑推荐:

2019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及报考条件

2019年全国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方案

快速收藏!2018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考生必看
考试介绍 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 报考条件 报名流程 合格标准 成绩查询 考试用书
精品课程 更多
网络课堂 更多
立即购买课程 APP观看下一节
相关推荐 更多
电脑版 投诉平台

首页

课程

题库

图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