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练习
考点练习
12350 儿童发展理论
自考
学前教育
汉语言文学
会计
行政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学前教育
汉语言文学
会计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 第一章 绪论
    • 0 / 0
    • [领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 0 / 0
    • [识记]什么是理论
    • 0 / 0
    • [识记]什么是发展
    • 0 / 0
    • [识记]什么是发展理论
    • 0 / 0
    • [识记]发展理论的三大任务
    • 0 / 0
    • [识记]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 0 / 0
    • [识记]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 0 / 0
    • [识记]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 0 / 0
    • [识记]发展理论的作用
    • 0 / 0
    • [识记]发展理论的主题
    • 0 / 0
    • [识记]心理的实质
    • 0 / 0
    • [识记]量变与质变
    • 0 / 0
    • [识记]遗传与环境
    • 0 / 0
    • [领会]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
    • 0 / 0
  • 第二章 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
    • 0 / 0
    • [识记]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的基本观点
    • 0 / 0
    • [识记]遗传基因决定着儿童发展的顺序
    • 0 / 0
    • [识记]发展的性质
    • 0 / 0
    • [识记]发展的原则
    • 0 / 0
    • [识记]发展方向的原则
    • 0 / 0
    • [识记]相互交织的原则
    • 0 / 0
    • [识记]机能不对称的原则
    • 0 / 0
    • [识记]个体成熟的原则
    • 0 / 0
    • [识记]自我调节的原则
    • 0 / 0
    • [识记]行为模式与个别差异
    • 0 / 0
    • [识记]行为模式
    • 0 / 0
    • [识记]行为模式的作用
    • 0 / 0
    • [识记]行为模式与成熟的关系
    • 0 / 0
    • [识记]动作能
    • 0 / 0
    • [识记]测量个体发展 水平的行为模式的主要方面
    • 0 / 0
    • [识记]应物能
    • 0 / 0
    • [识记]语言能
    • 0 / 0
    • [识记]应人能
    • 0 / 0
    • [识记]常模
    • 0 / 0
    • [识记]育儿观念
    • 0 / 0
    • [领会]对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的评析
    • 0 / 0
    • [识记]在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
    • 0 / 0
    • [识记]利用成熟条件,及时教育
    • 0 / 0
    • [领会]球类运动
    • 0 / 0
    • [领会]平衡运动
    • 0 / 0
  • 第三章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 0 / 0
    • [识记]什么是行为主义
    • 0 / 0
    • [识记]什么是刺激
    • 0 / 0
    • [识记]什么是反应
    • 0 / 0
    • [识记]人的反应
    • 0 / 0
    • [识记]经典行为主义的标志性公式
    • 0 / 0
    • [识记]行为主义的思维
    • 0 / 0
    • [识记]思维划分为三类
    • 0 / 0
    • [识记]习惯的思维
    • 0 / 0
    • [识记]无声的思维
    • 0 / 0
    • [识记]计划性思维
    • 0 / 0
    • [识记]思维的机制
    • 0 / 0
    • [识记]行为主义的习惯
    • 0 / 0
    • [识记]内部环境
    • 0 / 0
    • [识记]影响动作习惯形成的因素
    • 0 / 0
    • [识记]行为主义的情绪
    • 0 / 0
    • [识记]儿童三种情绪的基本模式
    • 0 / 0
    • [识记]行为主义的人格
    • 0 / 0
    • [识记]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 0 / 0
    • [识记]行为的分类
    • 0 / 0
    • [识记]应答性行为
    • 0 / 0
    • [识记]应答性学习
    • 0 / 0
    • [识记]行为定义三个特点
    • 0 / 0
    • [识记]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 0 / 0
    • [识记]强化
    • 0 / 0
    • [识记]强化分类
    • 0 / 0
    • [识记]连续强化
    • 0 / 0
    • [识记]间歇强化
    • 0 / 0
    • [识记]固定强化
    • 0 / 0
    • [识记]偶然强化
    • 0 / 0
    • [识记]积极强化
    • 0 / 0
    • [识记]消极强化
    • 0 / 0
    • [识记]儿童行为的变化
    • 0 / 0
    • [识记]控制儿童的行为四种条件
    • 0 / 0
    • [识记]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作用
    • 0 / 0
    • [应用]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 0 / 0
    • [识记]程序教学法体现斯金纳的三个原则
    • 0 / 0
    • [识记]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 0 / 0
    • [识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0 / 0
    • [识记]观察学习
    • 0 / 0
    • [识记]观察学习过程
    • 0 / 0
    • [识记]替代强化
    • 0 / 0
    • [识记]无尝试学习
    • 0 / 0
    • [识记]观察学习过程组成部分
    • 0 / 0
    • [识记]注意过程
    • 0 / 0
    • [识记]保持过程
    • 0 / 0
    • [识记]运动复现过程
    • 0 / 0
    • [识记]强化和动机过程
    • 0 / 0
    • [识记]观察学习的模式
    • 0 / 0
    • [识记]行为模式
    • 0 / 0
    • [识记]言语模式
    • 0 / 0
    • [识记]象征模式
    • 0 / 0
    • [识记]抽象模式
    • 0 / 0
    • [识记]参照模式
    • 0 / 0
    • [识记]参与性模式
    • 0 / 0
    • [识记]创造模式
    • 0 / 0
    • [识记]延迟模式
    • 0 / 0
    • [领会]社会学习的研究
    • 0 / 0
    • [领会]攻击性
    • 0 / 0
    • [领会]班杜拉对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提出的观点
    • 0 / 0
    • [领会]影响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方面
    • 0 / 0
    • [领会]对经典行为主义的评析
    • 0 / 0
    • [领会]对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的评析
    • 0 / 0
    • [领会]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评析
    • 0 / 0
  • 第四章 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 0 / 0
    • [识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 0 / 0
    • [领会]关于梦的研究
    • 0 / 0
    • [领会]梦中的愿望可分为4种来源
    • 0 / 0
    • [领会]儿童的梦中可以了解到梦的主要属性
    • 0 / 0
    • [识记]力比多
    • 0 / 0
    • [识记]本能
    • 0 / 0
    • [识记]人格的结构
    • 0 / 0
    • [识记]本我
    • 0 / 0
    • [识记]自我
    • 0 / 0
    • [识记]超我
    • 0 / 0
    • [识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 0 / 0
    • [识记]口唇期(0—1岁)
    • 0 / 0
    • [识记]肛门期(1—3岁)
    • 0 / 0
    • [识记]前生殖器期(3—6岁)
    • 0 / 0
    • [识记]潜伏期(6—11岁)
    • 0 / 0
    • [识记]青春期(11—13岁开始)
    • 0 / 0
    • [识记]停滞
    • 0 / 0
    • [识记]退化
    • 0 / 0
    • [识记]儿童的焦虑
    • 0 / 0
    • [识记]真实性焦虑
    • 0 / 0
    • [识记]神经病焦虑
    • 0 / 0
    • [识记]道德的焦虑
    • 0 / 0
    • [领会]神经病焦虑的原因
    • 0 / 0
    • [领会]道德的焦虑的原因
    • 0 / 0
    • [领会]儿童焦虑的来源
    • 0 / 0
    • [领会]焦虑的防御机制
    • 0 / 0
    • [识记]压抑
    • 0 / 0
    • [识记]反向作用
    • 0 / 0
    • [识记]投射
    • 0 / 0
    • [识记]退化
    • 0 / 0
    • [识记]停滞
    • 0 / 0
    • [识记]弗洛伊德的方法论
    • 0 / 0
    • [识记]自由联想法
    • 0 / 0
    • [识记]精神分析暗示法
    • 0 / 0
    • [识记]移情
    • 0 / 0
    • [识记]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
    • 0 / 0
    • [识记]童年经验的重要性
    • 0 / 0
    • [识记]基本焦虑与防御机制
    • 0 / 0
    • [识记]趋众
    • 0 / 0
    • [识记]逆众
    • 0 / 0
    • [识记]离众
    • 0 / 0
    • [识记]盲点作用
    • 0 / 0
    • [识记]分隔作用
    • 0 / 0
    • [识记]合理化作用
    • 0 / 0
    • [识记]过分自控
    • 0 / 0
    • [识记]自以为是
    • 0 / 0
    • [识记]捉摸不定
    • 0 / 0
    • [识记]犬儒主义
    • 0 / 0
    • [识记]自我与同一性
    • 0 / 0
    • [领会]同一性渐成的发展阶段
    • 0 / 0
    • [识记]婴儿期:(0一1.5岁)
    • 0 / 0
    • [识记]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
    • 0 / 0
    • [识记]第三阶段: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
    • 0 / 0
    • [识记]第四阶段:学龄期(6一12岁)
    • 0 / 0
    • [识记]第五阶段:青年期(12—1 8岁)
    • 0 / 0
    • [识记]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
    • 0 / 0
    • [识记]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
    • 0 / 0
    • [识记]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
    • 0 / 0
    • [领会]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评析
    • 0 / 0
    • [领会]对霍妮基本焦虑理论的评析
    • 0 / 0
    • [领会]对埃里克森的同一性渐成说的评析
    • 0 / 0
  • 第五章 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
    • 0 / 0
    • [识记]认知结构
    • 0 / 0
    • [识记]组织
    • 0 / 0
    • [识记]适应
    • 0 / 0
    • [识记]智慧的同化
    • 0 / 0
    • [识记]智慧的顺化
    • 0 / 0
    • [领会]同化作用与顺化作用关系
    • 0 / 0
    • [领会]结构的建构过程
    • 0 / 0
    • [识记]自我中心
    • 0 / 0
    • [识记]自我中心表现
    • 0 / 0
    • [领会]从反射动作到智慧动作
    • 0 / 0
    • [领会]动作的内化
    • 0 / 0
    • [领会]内化的可逆的动作——运算
    • 0 / 0
    • [领会]阶段论与平衡化
    • 0 / 0
    • [领会]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具有的性质
    • 0 / 0
    • [领会]阶段的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
    • 0 / 0
    • [领会]阶段的整合性
    • 0 / 0
    • [领会]阶段的双重性
    • 0 / 0
    • [识记]影响发展的因素
    • 0 / 0
    • [识记]成熟
    • 0 / 0
    • [识记]经验
    • 0 / 0
    • [识记]社会环境的影响
    • 0 / 0
    • [识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 0 / 0
    • [识记]学习与发展
    • 0 / 0
    • [识记]对发生认识论的评析
    • 0 / 0
    • [识记]发生认识论与学前教育
    • 0 / 0
  • 第六章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 0 / 0
    • [识记]心理的发展
    • 0 / 0
    • [识记]心理机能分类
    • 0 / 0
    • [识记]低级心理机能
    • 0 / 0
    • [识记]低级心理机能分类
    • 0 / 0
    • [识记]低级心理机能特点
    • 0 / 0
    • [识记]高级心理机能
    • 0 / 0
    • [识记]高级心理机能特点
    • 0 / 0
    • [识记]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关系
    • 0 / 0
    • [识记]心理机能的起源
    • 0 / 0
    • [识记]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
    • 0 / 0
    • [识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 0 / 0
    • [识记]概念形成的过程
    • 0 / 0
    • [识记]概念含混时期
    • 0 / 0
    • [识记]复合思维时期
    • 0 / 0
    • [识记]联想型复合
    • 0 / 0
    • [识记]集合型复合
    • 0 / 0
    • [识记]链状型复合
    • 0 / 0
    • [识记]弥漫型复合
    • 0 / 0
    • [识记]假概念
    • 0 / 0
    • [识记]概念思维时期
    • 0 / 0
    • [识记]最近发展区
    • 0 / 0
    • [识记]最佳学习期限
    • 0 / 0
    • [领会]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的评析
    • 0 / 0
  • 第七章 生态学和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 0 / 0
    • [识记]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0 / 0
    • [识记]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
    • 0 / 0
    • [识记]可知度
    • 0 / 0
    • [领会]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
    • 0 / 0
    • [识记]如知觉发展机制
    • 0 / 0
    • [领会]关键期
    • 0 / 0
    • [领会]依恋理论的基本观点
    • 0 / 0
    • [识记]依恋的阶段
    • 0 / 0
    • [识记]基于哪些原则儿童会对养育者形成特定的依恋
    • 0 / 0
    • [识记]婴幼儿的行为系统
    • 0 / 0
    • [识记]婴幼儿四种行为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联系模式
    • 0 / 0
    • [识记]依恋的类型划分
    • 0 / 0
    • [识记]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 0 / 0
    • [领会]影响依恋的因素
    • 0 / 0
    • [识记]习性学的发展观
    • 0 / 0
    • [识记]行为起因的分类
    • 0 / 0
    • [应用]如何理解生态学、习性学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