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收起

2016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05月16日 栏目首页

2016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

D.产品质量标准

【答案】A

【解析】环境标准的作用包括:①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③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驶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④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⑤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⑥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

2.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别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制,反之,则相反

B.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的

C.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不一定一一对应

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区类别一一对应

【答案】C

【解析】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首先,排放标准限值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控制技术基础上,不分级别。制定国家排放标准,明确以技术为依据,采用“污染物迭标技术”,即现阶段所能达到的经济可行的最佳实用控制技术为标准的制定像据。其次,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逐步脱离对应关系,由地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制定排八特殊保护区的排放标准。逐步改变目前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时应的关系,超前时间段不分级别,现时问段可以维持,以便管理部门的运步过渡。

3.环境基础标准是( )的基础。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样品标准

D.环境标准体系

【答案】D

【解析】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是环境标准的“标准”,它对统一、规范环境标准的制定、执行具有指导的作用.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石。

4.管理性监督主要由( )负责,体现对标准实施的监察与督导。

A.排污单位

B.地方主管部门

C.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D.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C

【解析】标准实施的监督可分为自我监督和管理性监督。自我监督主要由排污单位度其主管部门承扭,其基本出发点主要是“达到标准规定要求”;管理性监督主要由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体现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与督导。其基本出发点是“达标”,采用的手段一般为监督性监测和检查、抽查。

5.排放标准的作用对象是( ),污染源排污量水平与生产工艺和处理技术密切相关。

A.污染物

B.污染源

C.环境背景

D.环境质量

【答案】B

【解析】排放标准的作用对象是污染源,污染源排污量水平与生产工艺和处理技术密切相关。

6.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

A.调查阶段,报告书编写阶段,报告书修订评审阶段

B.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论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C.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阶段,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阶段,评结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

D.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阶段,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

【答案】B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C、D两项都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而非工作程序。

7.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定量化程度高、再现性好的方法是( )。

A.类比调查法

B.数学模式法

C.物理模型法

D.专业判断法

【答案】C

【解析】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中,数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一般情况此方法应首先考虑。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且制作复杂的环境模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无法利用数学模式法预测而又要求预测结果定量精度较高时应选用此法。类比分析法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常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判断法是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对于难定量估测,或由于评价时间过短等无法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时可选用此方法。

8.所有的建设项目均应分析()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A.建设过程

B.生产运行阶段

C.服务期满阶段

D.退役阶段

【答案】B

【解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三种。生产运行阶段可分为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的环境影响。

9.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 )的环境影响。

A.多个质量参数

B.单个质量参数

C.单个环境要素

D.多个环境要素

【答案】B

【解析】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即背景值)时,评价时应注意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在评价某个环境质量参数时,应对各预测点在不同情况下该参数的预测值均进行评价。单项评价应有重点,对影响较重的环境质量参数,应尽量评定与估价影响的特性、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影响较轻的环境质量参数则可较为简略。

10.工程分析时,计算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数值偏低,不利于提出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方法是( )。

A.物料平衡计算法

B.专业判断法

C.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A

【解析】物料平衡计算为基础,比较简单,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在理论计算中的设备运行状况均按照理想状态考虑,计算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数值偏低,不利于提出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

11.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

B.现场调查法

C.收集资料法

D.遥感的方法

【答案】B

【解析】常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①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工作量小,但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往有待补充;②现场调查法,工作量大、限制因素较多,可针对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但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③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区域的环境特点,精度较低,一般用于辅助性调查。

12.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属于半定量性质的方法是( )。

A.类比调查法

B.数学模式法

C.物理模型法

D.专业判断法

【答案】A

【解析】环境影响预测的四种方法包括:①教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查,一般情况此方法比较简便,应首先考虑。②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且制作复杂的环境模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③类比分析法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如由于评价工作时间较短等原因,无法采用前述两种方法进行预测时,可选用此方法。④专业判断法能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对于难定量估测,或由于评价时间过短等无法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时可选用此方法。

13.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对其所在地区气象资料的调查期间,至少应为最近( )年。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长期气象条件指过到一定时限及观测频次要求的气象条件。一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在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二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1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对于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

A.6

B.8

C.10

D.12

【答案】A

【解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一级评价项目,监督点不应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督点数不应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督,否则,可布置2~4个点进行监测。

15.大气环境一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的是( )。

A.Pmax≥80%或D10%≥5km

B.Pmax≥80%,且D10%≥5km

C.Pmax≥60%或D10%≥3km

D.Pmax≥160%且D10%≥3km

【答案】B

16.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3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答案】C

【解析】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本题的Pmax取15%,D10%为1. 2km。按照导则只要满足条件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可定为三级。本题中虽然pmax>10%.但D10%<1. 3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因此本题为三级。

17.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

A.6km为直径的圆

B.应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

C.12km为边长的矩形

D.主导风向为主轴的12km为边长的矩形

【答案】C

【解析】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被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X 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此题D10% =6km,所以评价范围为;以6km为半径的圆或12km为边长的矩形。

18.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是: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两年

B.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

C.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两年

D.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

【答案】B

【解析】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同一级评价项目。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采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尚空气象探测资料。

1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02的二级标准的1h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

A.0.15

B.0.20

C.0.30

D.0.50

【答案】D

【解析】无

20.风景名胜区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类区。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解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2012)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调整为两类,包括:①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②二粪区为居住区、商业变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NT:PAGE]

21.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小于等于50km

R大于等于50km

C.小于等于30km

D.大于等于30km

【答案】A

【解析】无

22.《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4554-93)中将厂界标准分为( )级。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B

【解析】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 14554-93)将厂界标准值分为三级,排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粪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排入GB 3095-1996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排入GB 3095 -1996中的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

2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新建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浓度限值为()。

A.0.3mg/m3

B.0.4mg/m3

C.0.5mg/m3

D.0.6mg/m3

【答案】B

【解析】无

24.我国的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对不同污染实行分级控制,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有()。

A.GB16297-1996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进行分级

B.GB16297-1996的标准分级与当地的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是对应的

C.现在污染源和新污染源分级均分为一、二、三级

D.对于执行一级标准的污染源所在的区域不得再新建或扩建污染源

【答案】B

【解析】《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1996)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进行分级,对应于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为三级。现在污染源分为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执行一级标准的污染源所在区域不得新建、扩建污染源,对于一类区改建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

25.下列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评价区域内有在建、拟建项目,则对其污染源也需进行调查

B.对于一个三级评价项目不一定要调查民用污染源

C.如果建设项目将会替代原有的污染源,则无需再对替代的污染源进行调查

D.大气污染有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两类,当前大部分的大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考虑固定污染源

【答案】C

【解析】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日、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未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C项,如果建设项目将会替代原有的污染源,需对替代的污染源进行调查。

26.对于新建项目的大气污染源调查可通过()或设计资料确定。

A.查阅参考资料

B.遥感技术

C.类比调查

D.现场实测

【答案】C

【解析】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对于评价范围内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对于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的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督资料或进行实测。

27.下列污染类别,需预测所有因子的是()。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答案】A

【解析】无

28.若评价时间不够,河流一级评价至少应调查()。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车水期和平水期

D.丰水期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河口一级评价为一个潮汐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河口二级评价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河口三级评价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29.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60m,水深4.2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 )个水样。

A.2

B.3

C.4

D.6

【答案】B

【解析】从“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可判断此河是中河。从“河宽60m”可判断属河宽大于50m这类大中河,应设三条取样垂线。从“水深4m”可判断此河属水深小于5m类,“在一条垂线上,水深为l-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因此,应取3个水样。

30.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简化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大湖(库)可以按中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

B.评价等级为一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大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

C.评价等级为三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小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长对也可以按大湖(库)对待

D.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如何简化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答案】A

【解析】可以将湖泊、水库简化为大湖(库)、分层湖(库)三种情况包括:①评价等级为一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大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②评价等级为三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小湖(库)对待,停留时间很长时也可以按大湖(库)对待;③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如何简化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31.对于小型漪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水面下0.5m处和承深( )m,并距底不于0.5m处各设一取样点。

A.5

B.6

C.8

D.10

【答案】D

【解析】对于小型湖泊与水库:平均水深<10m时,水面下0.5m,并距湖库底不小于0. 5m处设一取样点;平均水深≥10m时。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底不小于0. 5m处各设一取样点。 

32.某排污品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其水域规模为()。

A.大河

B.中河

C.小河

D.特大河

【答案】B

【解析】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大河:150≥m3/s;中河:15~150m3/S;小河:<15m3/s。

33.一般情况,海湾三级评价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

A.大潮期和小潮期

B.小潮期

C.大潮期

D.枯水期

【答案】A

【解析】海湾的一、二、三级评价都应调查大潮期和小潮期。

34.污水中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 )。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答案】B

【解析】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三种:①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②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1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③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p="">

35.对大、中河,河宽大于50m者,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A.0.2

B.0.3

C.0.5

D.0.6

【答案】C

【解析】对大、中河,河宽大于50m者,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 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36.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的某些影响(如感官性状、有毒物质在底泥中的累积和释放等)以及某些过程(如PH值的沿程恢复过程)等,目前尚无实用的定量预测方法,这种情况,当没有条件进行类比调查法时,可以采用()。评价等级为三级且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不大而预测又费时费力时也可以采用此法预测。

A.熟悉模型

B.专业判断法

C.物理模型

D.室内试验

【答案】B

【解析】预测环境影响时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类比分析法和专业判断法。当没有条件进行类比调查法时,可以采用专业判断法,评价等级为三级且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不大而预测又费时费力时也可以采用此法预测。

37.河流汇合部可以分为( )三级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A.支流、江心洲、汇合后主流

B.河流无感潮段、河流感潮段、口外滨海段

C.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

D.支流、汇合前主流、江心洲

【答案】C

【解析】河流汇合部可以分为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三段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小河汇入大河时可以把小河看成点源。河流与湖泊、水库汇合部可以按照河流与湖泊、水库两部分分别预测其环境影响。

38.有一黑色金属矿山项目,若对其排放的污水水质进行调查,则应调查的水质参数正确的是( )。

A.pH、悬浮物、硫化物、铜、铅、锌、镉、汞、六价铬

B.pH、悬浮物、COD、硫化物、铜、铅、锌、镉、汞、六价铬

C.pH、悬浮物、水温、硫化物、铜、铅、锌、镉、汞、六价铬

D.pH、悬浮物、BOD。、硫化物、铜、铅、锌、镉、汞、六价铬

【答案】A

【解析】常规水质参数为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氧、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粪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39.河流水质采样时,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设置的主要依据为()。

A.流量

B河宽

C.流速

D.水深

【答案】B

【解析】河流水质采样时,取样断面上水质取样垂线设置原则是每个断面处按照河宽布设水质取样垂线,每根垂线上按照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

40.工业污水按()确定监测频率。

A.生产周期

B.实际工作日

C.自然工作日

D.监测单位要求

【答案】A

【解析】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 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 24h不少于2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

[NT:PAGE]

41.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二级评价,不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60m,水深4.2m,在取样断面上每次应取()分析。

A.1个混匀水样

B.2个混合水样

C.3个水样

D.6个水样

【答案】A

【解析】二、三级评价水样韵对待: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在该断面上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

42.对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及( )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A.逆温层

B.0℃等温层

C.斜温层

D.5℃等温层

【答案】C

【解析】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首先应找到斜温层,在水面下0.5m度斜温层以下,距底0. 5m上以处各取一个小样。

4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规定,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将建设项目分为( )类。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C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规定,根据建设项目时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详见导则附录A. Ⅰ类、Ⅱ类、Ⅲ类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本标准,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环境影响评价。

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一地下环境》,某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内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督点应不少于()。

A.5

B.7

C.9

D.11

【答案】A

【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环境》(HJ 610-2016),二级评价项目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不少于5个点,可能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2~4个。原则上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

45.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阶段。

A.准备阶段

B.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

C.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

D.结论阶覆

【答案】C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规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①准备阶段;②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③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④结论阶段。其中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要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依据国家、地方有关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法规及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

46.乡村中,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

A.55dB,45dB

B.65dB,55dB

C.50dB,40dB

D.60dB,50dB

【答案】B

【解析】乡村区域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以下要求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声环境质量要求,包括:①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②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③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④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⑤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参考GB/T 15190第8.3条规定)内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47.室内噪声测量时,室内测量点位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高度处,在()状态下测量。

A.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

B.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关闭

C.未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

D.未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关闭

【答案】A

【解析】《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测点位置规定指出,室内噪声测量时,室内测量点住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 5m以上、距地面1.2m高度处,在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

48.一般户外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

A.1.0m

B.2.5m

C.3.5m

D.4m

【答案】C

【解析】一般户外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0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 2m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 2m高度外。

49.某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量值为53.6dB(A),背景噪声值为50.1dB(A),则噪声测量值修正后为()。

A.53.6dB(A)

B.51.6dB(A)

C.50.6dB(A)

D.52.6dB(A)

【答案】C

50.4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厂界环境噪声昼夜排放限值分别是( )。

A.50dB,40dB

B.65dB,55dB

C.70dB,60dB

D.70dB,55dB

【答案】D

51.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点布设时,当边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边界外Im.高于围墙()以上的位置。

A.0.5m

B.0.8m

C.1m

D.2m

【答案】A

【解析】《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当边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边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

52.某电影院附近10m处有一所医院,则该电影院执尾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 )。

A.55dB.45dB

B.50dB,40dB

C.60dB,50dB

D.65dB,55dB

【答案】A

【解析】医院所在地区以医疗卫生为主要功能,是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隶属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因此距医院10m的影院应执行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55dB,45dB。

53.下列活动场所不适用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是( )。

A.商场

B.高等院校

C.电影院

D.歌舞厅

【答案】B

【解析】《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

54.当厂界与器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Im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测量。

A.厂界外0.5m

B.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

C.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外0.2m

D.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外

【答案】B

【解析】当厂界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m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相应的限值减lOdB( A)作为评价依据。

55.能评价生态系统演替趋势,预测动物和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并预测生态系统演替方向的方法是( )。

A.生态机理分析法

B.景观生态学法

C.系统生态学法

D.质量指标法

【答案】A

【解析】生态机理分析法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

56.某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为一级,则该项目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的基础上进行。

A.土地利用现状图

B.生态制图

C.植被类型分布图

D.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图

【答案】B

【解析】2级以上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3级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必须配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本图件。

5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生态保护措施的工艺

B.施工期工程环境监测计划

C.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D.重大生态影响项目的长期生态监测方案

【答案】C

【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保护措施的基奉内容包括:①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保护对象目标,内容、规模及工艺,实施空间和时序,保障措施扣预期效果分析,绘制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和典型措施设施工艺图。估算或概算环境保护投责。②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流域开发项目,应提出长期的生态监洲计划、科技支撑方案,明确监测因子、方法、频次等。③明确施工和运营期管理原则与技术要求。可提出环境保护工程分标与招投标原则,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环境影响后评价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

5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其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做生态影响分析就可以

【答案】D

【解析】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一级、二级和三级。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等改扩建项目,可仅做生态影响分析。

5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 )。

A.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

B.生态影响的方式

C.生态影响的施工时序

D.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

【答案】D

【解析】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厦其强度。主要内容应包括:①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②与特殊生态第三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③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④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60.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此种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为()。

A.生态机理分析法

B图形叠置法

C.质量指标法

D.生产力评价法

【答案】B

【解析】图形叠置法,是指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本方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图形叠置法有两种基本制作手段:指标法和3S叠图法。

[NT:PAGE]

61.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A.该规划方案

B.不同规划方案(不包括替代方案)

C.主要规划方案

D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

【答案】D

【解析】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62.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 )考虑。

A.整体性

B.全局性

C.宏观性

D.综合性

【答案】A

【解析】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计划、规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尤其是应将具有共同的环境影响要素的相关规划置身于该要素(如水环境与水资源)的环境容量或环境承栽力分析中,分析其是否相容。

63.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的相容性分析。

A.生态适宜度

B.环境承载力

C.环境适宜度

D.生态承载力

【答案】D

【解析】对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规划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②规划对环境质量的影响;③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趁势与生态承载力的相容性分析。

6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 )。

A.理论性

B.可观赏性

C.前沿性

D.可操作性

【答案】D

【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评价结论的可操作性更为关键,这是一项规划环评工作是否有效的直接体现。

65.对于无法恢复的环境,可以通过()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环境。

A.重建

B.修复补救

C.预防

D.减量化

【答案】A

【解析】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下列优先顺序:①预防措施;②最小化措施;③减量化措施;④修复补救措施;⑤重建措施。对于无法恢复的环境,通过重建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环境。

66.将规埘方案窦黼后、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的环境状况,按时间序列进行描绘的一种方式,此方法是( )。

A.系统流图法

B.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C.情景分析法

D.层次分析法

【答案】C

【解析】情景分析法是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之一,是将规划方案实施前后、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的环境状况,按时间序列进行描绘的一种方式。可以用于规划的环境影响的识别、预测以及累积影响评价等环节。

67.规划现状调查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

A.减弱

B.加大

C.接近或超过

D.达到、接近或超过

【答案】D

【解析】与项目环评相比,规划环评的现状分析与评价更重视社会、经济方面。规划现状调查时,要求分析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栽力的环境因子。

68.某化工厂项目拟在原料贮存区建设贮存乙醚30t的罐区,项目地处环境敏感地区,其环境风险评价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当不小于( )km。

A.3

B.5

C.10

D.15

【答案】B

【解析】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伤害阈和敏感区域位置,处于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风险评价均属于一级评价。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5km;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3km范围。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

69.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

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

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

C.生产产品风险识别

D.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答案】D

【解析】不论何种建设项目,凡涉及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建设项目应在掌握建设项目情况以及环境保护与敏感目标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①物质风险识剐;②生产设施风险识剐。

70.如环境风险评价的区域位于环境敏感地区,则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答案】A

【解析】无

71.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环节中,在源项分析后应做()工作。

A.应急措施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评价

【答案】B

【解析】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步骤为:风险识别 源项分析后果计算一风险计算和评价一风险管理一应急措施。在风险计算和评价时,若可接受风险水平,则直接进入应急措施,若不可接受,则进入风险管理环节,而后进入应急措施。然后再到源项分析这一环节,再重新进行评价。

72.在风险识别环境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重点收集( )资料。

A.厂址周边环境

B.人口分布

C.区域环境

D.厂址内环境

【答案】B

【解析】环境风险识别有关资料收集和说明所用原材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燃料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危险性和毒性参数、使用量、贮运方式。收集和说明工艺流程、反应过程、装置构成、位置,对功能系统划分功能单元。分析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主要收集人口分布和环境保护目标水源、自然保护区等位量、功能区划资料。分析同类项目事故资料,统计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及概率。

73.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 )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A.建设期间

B.运行期间

C.建设、运行、退役期间

D.建设和运行期间

【答案】D

【解析】进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靠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有别于安全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把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时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影响措施作为工作重点。

74.环境风险一级评价应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事故影响进行( )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A.定量

B.定性

C.定量或定性

D.半定量

【答案】A

【解析】环境风险一级评价必须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二级评价需进行风险识别、源强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75.对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如水利、水电项目分期蓄水、发电等)应( )开展验收调查工作。

A.按设计能力

B.全部竣工后

C.按工序

D.分阶段

【答案】D

【解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对验收调查运行工况作出要求.对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应分阶段开展验收调查工作,如水利、水电项目分期蓄水、发电等。

76.涉及范围区域较大、人力勘察较为困难或难以到达的建设项目,其生态影响调查的方法往往采用( )。

A.文件资料调查

B.现场勘察

C.公众意见调查

D.遥感调查

【答案】D

【解析】生态影响调查方法有文件资料调查、现场勘查、公众意见调查、遥感调查。其中遥感调查适用于涉及范围区域较大、人力勘察较为困难或难以到达的建设项目。

77.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应基本能覆盖建设项目所区域的( )以上。

A.90%

B.80%

C.70%

D.60%

【答案】B

【解析】生态影响调查方法有文件资料调查、现场勘查、公众意见调查、遥感调查。其中现场劫查的范围是全面覆盖项目建设所的区域,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应基本能覆盖建设项目所区域的80%以上。

78.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对于建设项目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

A.随机性和典型性

B.代表性和典型性

C.随机性和敏感性

D.网状方格

【答案】A

【解析】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其勘察范围是全面覆盖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区域,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应基本能覆盖建设项目所涉及区域的80%以上。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随机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

79.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 )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A.65%

B.75%

C.55%

D.50%

【答案】B

【解析】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以及港口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短期内生产能力(或交通量)确实无法速到设计能力75%或以上的,验收调查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穗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注明实际调查工况,并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近期的设计能力(或交通量)对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影响分析。

80.了解项目建设区域的生态背景,可以通过( )核实文件资料的准确性。

A.公众意见调查

B.现场勘察

C.历史数据

D.遥感调查

【答案】B

【解析】通过现场勘察核实文件资料的准确性,了解项目建设区域的生态背景,评估生态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核查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的落实情况。现场勘察范围应全面覆盖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区域,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应基本能覆盖建设项目所区域的80%以上。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随机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

[NT:PAGE]

81.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完工

B.同时设计、同时竣工、同时投产使用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D.同时设计,同时完工、同时生产

【答案】C

【解析】“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对建设项目的明确要求,对其跟踪检查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也是环境保护部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日常工作内容之一。

82.核查工程设计、建设变更情况及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情况,初步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属于( )阶段。

A准备阶段

B.初步调查阶段

C.编制实施方案阶段

D.详细调查阶段

【答案】B

【解析】初步调查阶段主要是检查工程设计、建设变更情况及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情况,初步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与主体工程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完成及运行情况和生态保护措施执行情况,获取相应的影像资料。

83.当预先修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被充满后,采取( ),恢复专区的原貌。

A.封场措施

B.重建措施

c.管理措施

D.控制措施

【答案】A

【解析】生活垃圾填埋场即利用自然地形或人工构造形成一定的空间,将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填充、压实、覆盖,达到贮存、处置生活垃圾的目的。当预先修建的这一空间被充满后即服务期满,采取封场措施,恢复场区的原貌。

84.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 )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答案】A

【解析】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要求中规定,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85.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 ),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A.等于60%

B.大于70%

C.小于60%

D.等于70%

【答案】C

【解析】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生活汗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86.按照GB5086.11-5089.2-1997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污染物的浓度超过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者PH值在( )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Ⅱ类工业固体废物。

A.6~9之内

B.8~12之内

C.6~12之外

D.8~12之外

【答案】A

【解析】Ⅰ类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按照GB5086. 1-5086. 2-1997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9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Ⅱ类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按照GB5086.1 -5086. 2-1997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9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87.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总储量的( )。

A.1/3

B.1/4

C.1/5

D.1/2

【答案】C

【解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有:①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制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兼容;②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③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④用以存入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缝隙;⑤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l15;⑥不兼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8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场场址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的( )区域。

A.主导风向左风侧

B.主导风向右风侧

C.主导风向下风侧

D.主导风向上风侧

【答案】C

【解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选址要求有:①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②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③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剐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④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⑤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⑥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89.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 )结论确定。

A.焚烧设施的设计

B.环境影响评价

C.竣工验收

D.污染控制管理

【答案】B

【解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的城市规划。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90.总贮存量不超过300kg(L)的危险废物要放人符合标准的容器内,加上标签,容器放入坚固的柜或箱中,柜或箱应设多个( )直径的排气孔。

A.不多于30mm

B.不少于30mm

C.不多于50mm

D.不少于50mm

【答案】B

【解析】总贮存量不超过300kg( L)的危险废物要放入符合标准的容器内,加上标签,容器放入坚固的柜或籍中,柜或箱应设多个直径不少于30mm的排气孔。不兼容危险废物要分别存放或存放在不渗透问隔分开的区域内,每个部分都应有防漏裙脚或储漏盘,防漏裙脚或储漏盘的材料要与危险废物兼容。

[NT:PAGE]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数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

B.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

C.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

D.环境标准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

【答案】ABC

【解析】环境标准的作用包括:①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③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④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占的一个动力;⑤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⑥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D项,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但并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

2.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基础标准

C.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

【答案】AD

【解新】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它们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从环境监督管理的要求上集中体现了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环境标准体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表现。

3.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 )。

A.地下水环境

B.生态调查

C.地面水环境

D.气候与气象

【答案】ABCD

【解析】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土壤与水土流失),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社会经济、人文遗迹、人群健康状况),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其他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放射性、电磁辐射等)。

4.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要素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 )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A.区域环境敏感程度

B.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C.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D.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

【答案】ABD

【解析】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要素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超过一级。

5.以下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体要求正确的是( )。

A.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全都工作

B.不必在报告中列出原始数据和全都计算过程

C.所有内容必须在同一报告中

D.有必要图件表格和照片

【答案】ABD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时,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各专项评价根据需要可繁可简,不必在报告中列出原始数据和全部计算过程。对于包含内容很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可另对重大项目单独编制报告书。关键的参考文献需要列出。

6.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 )确定。

A.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B.等标排放量

C.最远距离D10%

D.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答案】AC

【解析】无

7.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面派调查内容的是( )。

A.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教量[g/(s.m2)],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B.排气筒高度和出口内径

C.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

D.面源分类

【答案】ACD

【解析】无

8.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需附上( )基本附图。

A.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C.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D.基本气篆分析图

【答案】ABCD

【解析】无

9.下列不属于河流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是( )。

A.流量

B.弯曲系数

C.潮差

D.水温分层

【答案】CD

【解析】一般应调查的河流水文特征值为:河宽、水深、流速、流量、坡度、糙率及弯曲系数;环境水力学参数主要为:迁移、扩散及混合系数等水质模式参数。

10.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有( )。

A.标准指数法

B.极值指数法

C,自净利用指数法

D.内梅罗指数法

【答案】AC

【解析】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有标准指数法和自净利用指数法。

11.下列关于地面水预测点的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

A.当拟预测溶解氧时,应预测最大亏氧点的位置及该点的浓度

B.某重要用水地点在预测范围外,估计有可能受到影响,也应设立预测点

C.预测点的数量和预测的布设应只根据评价等级以及当地的环保要求确定

D.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

【答案】ABD

【解析】C项,预测点的数量和预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受纳水体和建设项目的特点,评价等级以及当地的环保要求确定。

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适用于()的环境影响评价。

A.以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建设项目

B.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建设项目

C.对地表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D,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答案】BD

【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 - 2016)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且适用于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13.污染源概化包括()的概化。

A.排放规律

B.排放形式

C.排放功能

D.排放目标

【答案】AB

【解析】污染源概化包括排放形式与排放规律的概化。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排放形式可以2为点源、线源、面源;排放规律可以概化为连续恒定排放或非连续恒定排放以及瞬时排放。

14.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级依据是()。

A.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

B.建设项目行业分类

C.对环境影响程度

D.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答案】BD

【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 2016)规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依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进行判定,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15.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A.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

B.环境噪声现状的调查和测量方法

C.边界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

D.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答案】AD

【解析】环境噪声现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以图、表结合的方式给出评价满园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以及现有敏感目标的分布情况。②分析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等,明确主要声源分布。③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各敏感目标的超标、这标情况,说明其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影响状况。④给出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及分布情况。

[NT:PAGE]

16.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B.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C.项目建设所在的地理位置

D.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答案】ABD

【解析】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包括:①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②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③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针对具体建设项目,综合分析上述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可确定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17.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方法有()。

A.收集资料法

B.现场调查法

C.实验室模拟

D.经验估计法

【答案】AB

【解析】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有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测量法。评价时,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确定需采用的具体方法。

18,西北荒漠化地区某新建高速公路穿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有()。

A.动物通道有效性的监测计划

B.调整公路两侧防沙治沙工程方案

C.生态保护工程分标与招投标原则要求

D.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答案】ACD

【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保护措施主要有:①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保护对象和目标,内容、规模及工艺,实施空间和时序,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分析,绘制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和典型措施设施工艺图。估算或概算环境保护投资。②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流域开发项目,应提出长期的生态监测计划、科技支撑方案,明确监测因子、方法、频次等。③明确施工期和运营期管理原则与技术要求。可提出环境保护工程分标与招投标原则,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环境影响后评价等环保管理技术方案。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和调整,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包含永久占有地和水域,但不包括临时占有地

B.改扩建工程的工程占地范围以全部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

C.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

D.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

【答案】CD

【解析】在矿山井工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当工程占地《水域)范围的面积或长度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时,原则上应按其中较高的评价工作等级进行评价。改扩建工程的工程占地(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

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的确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影响评价仅涵盏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

B.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

C.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为参照边界

D.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答案】BCD

【解析】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21.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她域范围通常考虑的因素有()。

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的边界

B.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C.地域的现有人文属性

D.地域的民俗属性

【答案】AB

【解析】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以下两个因素:①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②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22.风险识别范围包括()。

A.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B.项目所处地理位置风险识别

C.项目所处气象条件风险识别

D.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答案】AD

【解析】风险识别是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通过风险识别确定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物质风险识别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23.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

A.事故的发生时间

B.事故的危害程度

C.事故的发生概率

D.事故的危害概率

【答案】BC

【解析】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袁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即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24.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重点是()。

A.事故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

B.事故引起厂(场)界外环境质量的恶化

c.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

D.事故引起厂(场)界外生产、生活设施的破坏

【答案】ABC

【解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指出,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工作重点。

25.下列()行业属《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的适用范围。

A.城市道路

B.天然气开采

C.风力发电

D.农业、林业、牧业

【答案】ABCD

【解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租用于交通运输(公路和,铁路,城市道路和轨道变通,港口和航运,管道运输等)、水利水电、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矿山采选、电力生产(风力发电)、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旅游等行业和海洋、海岸带开发、高压输变电线路等主要对生态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以及区域、流域开发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

26.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阶段。

A.准备与初步调查

B.编制实施方案

C.详细调查

D.编制调查报告

【答案】ABCD

【解析】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准备阶段、初步调查阶段、编制实施方案阶段、详细调查阶段和编制调查报告阶段。

27.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项目环保竣工验收调查采用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有()。

A.对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应按新标准验收

B.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按其规定作为验收标准

C.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情况给出结果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可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参考国家、地方或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答案】BCD

【解析】生态影响类项目环保竣工验收调查标准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设施工艺指标进行验收,时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应提出验收后按新标准进行选标考核的建议。A项,对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应提出验收后按标准进行达标考核的建议。

28.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营运期,主要的污染源包括()。

A.二次扬尘

B.释放气体

C.施工场地内排放生活污水

D.噪声

【答案】BD

【解析】对生活垃圾填埋场不仅要考虑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而且重要的是要考虑在营运期从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直至填埋全过程产生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并给出它们产生的种类、数量和排放方式等。在建设期主要有施工场地内排放生活污水,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振动及二次扬尘时周围地区产生的环境影响。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营运期,主要的污染源有:①渗滤液;②释放气体;③恶臭;④噪声。

29.一个完整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应包括()。

A.废物接收与贮存系统

B.分析监测系统

C.预处理系统

D.报警系统系统

【答案】ABC

【解析】一个完整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应包括:①废物接收与贮存系统;②分析监测系统;③预处理系统;④防渗系统;⑤渗滤液集排水系统;⑥雨水集排系统;⑦地下水集排系统;⑧渗滤液处理系统;⑨渗滤液监测系统;⑩管理系统和公用工程等。

30.《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要求。

A.地质结构相对简单,有断层

B.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

C.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

D.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黏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答案】BCD

【解析】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②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黏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③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④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⑤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其渗透系数应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中“6.4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 cm/s,且厚度不应小于2m”;⑥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编辑推荐: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最新考试大纲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准考证打印信息汇总

考生必看
考试介绍 考试科目 免考条件 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合格标准 考试用书
精品课程 更多
网络课堂 更多
立即购买课程 APP观看下一节
相关推荐 更多
电脑版 投诉平台

首页

课程

题库

图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