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师
收起

广联达信息大厦

2018年01月31日 栏目首页

  项目名称:广联达信息大厦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

  

广联达信息大厦鸟瞰渲染图

  鸟瞰渲染图

  大厦位于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一期西部东北旺苗圃。规划地块四至为:东邻软件园一期用地,南至西北旺南路,西至城建集团苗圃,北至东北旺北路。

  信息大厦项目位于中关村软件园二期J-1地块。用地性质为教育科研用地。项目周边道路交通与市政状况,通过多向快速的对外交通,便捷了园区与市区的联系,园区道路宽敞,主要道路呈环行状,构成便捷、高效的园区道路系统。

  地块面积10042 ㎡,容积率≤1.85,绿化率≥22%。大厦建筑物地上6 层,地下2 层,建筑总高24m。总建筑面积30504 ㎡,其中地上18578 ㎡,地下11926 ㎡。

  基于BIM的可视化设计

  

基于BIM的可视化设计

  在广联达信息大厦项目中,我院负责的是平面图纸设计任务,基于我院的BIM发展规划,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师尝试用ArchiCAD介入设计。

  从最初开始的设想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专业始终保持“同专业人员在同一个模型分区段工作”的工作模式,并且通过协同设计,其他专业也尝试了“不同专业人员在同一个模型基础上工作”的工作模式,见下图

  

在模型基础上工作

  在广联达项目建筑与机电设计中,MEP模型的设计是一个难点。针对项目中各专业复杂的位置信息,建筑师利用软件特有的优势在同一项目文件中做机电管道设计,及时发现过程中的问题,随时进行沟通。

  

机电设计

  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模型搭建,更全面地展现出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在模型验证的过程中,将抽象化的理念转换为具象化的模型,以其特有的直观性,降低了理解与设计上的偏差。

  

bim三维技术

  

bim模型搭建

  三维设计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出平面图,在此项目中我们尝试了模型转换二维图纸的流程,借用三维软件的功能,可以很轻松的进行“模型-出图-模型”双向数据交换,对提高设计师的设计图纸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基于BIM模型的分析

  此次我们运用ArchiCAD中的Ecodesigner进行能耗分析,为设计师提供前期的能耗数据,辅助他们的设计方案调整。

  

BIM模型的分析

  进行项目的基本设置,自动加载模型中的参数信息

  

模型中的参数信息

  在设计各个阶段随时可以做ECO能耗分析,建筑专业完成设计、各专业完成设计,过程中对模型进行分析,找到建筑外壳与室内结构元素数量,但此数据结果与模型搭建过程中的习惯与设置有关,分析的结果与实际量化分析还是有一定差别。

  

BIM设计

  在广联达信息大厦项目中, BIM设计师参与了地下室及地上部分的各专业BIM建模及机电管线综合工作。由于该项目是科研开发用建筑,所以机电各专业中各种管线繁多,对设计师来说,MEP建模及后期的管线综合是一项挑战。

  

碰撞检测与修改

  查看碰撞点信息,包括各专业间或专业内模型碰撞点。不同于其他碰撞检测模式,此工作空间最大优点是可在同一软件内进行碰撞检测与修改。

  由于此项目是初次进行管线综合尝试,所以机房的布置没有含在此次设计当中,在公共空间中管线众多,尤其是走廊部分,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设计师就随时会发现一些问题。

  通过BIM 三维模型的可视化与碰撞分析的技术优势,可以发现项目中管道密集区的布置问题,相对传统的二维设计,BIM三维可视化设计更能直观地发现并解决不同专业间的冲突与碰撞问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设计院

  BIM工程设计中心

  从2011年广联达项目开始引入BIM技术,通过一年的技术培养和经验积累,于2012年4月正式成立BIM团队。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BIM服务包括辅助设计、管线综合、建筑能耗分析等内容,并且在院内承接《建筑工程三维协同设计形式应用研究》科研课题。随着2012年BIM工程设计中心的成立,我们逐步积累BIM项目实施经验,并且积极寻求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应用BIM的最佳三维协同设计解决方案。

  “现在的设计行业开始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赶不上潮流,势必会被形势所赶超,我们的BIM事业刚刚开始,有远大志向而脚踏实地,有障碍失败而不言放弃,通过项目逐步实施把BIM的影响扩大,让每一位设计师都感受到BIM的力量,未来的BIM势必将会改进并提升我们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效率,希望我们的工作团队能够勤勉努力,多尝试新的技术,做出更好的项目,拓展更宽广的BIM工程设计领域!”

  ——CABR建筑设计院建筑负责人、BIM工程中心主任 李雷

  “对于BIM设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们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果。基于三维设计平台,通过管线碰撞检测与建筑能耗分析,做到了全专业之间的可视化协同工作与绿色设计数据参考。经过摸索和实践,我们采取多软件协作,不断探索BIM战略发展方向,全力研究设计院的三维协同设计流程是我们目前的任务,始终相信,有更强的风才有更壮的树,有更大的浪才有更稳的帆。”

  ——CABR 建筑设计院BIM工程中心业务及技术总监 闫文凯

  来源:bimcloud云平台


考生必看
网络课堂 更多
立即购买课程 APP观看下一节
相关推荐 更多
电脑版 投诉平台

首页

课程

题库

图书

我的